
伊斯坦布爾的力量來自博斯普魯斯...生活也沒什么大不了的,無論發生什么事,我隨時都能漫步在博斯普魯斯沿岸” ---- 奧爾罕·帕慕克,對于一個跟
蘋果旅行社來外地旅游者來說,每一座城市都有幾個必須要看的地方,只有“點到”才能真正的不枉此行。
就像是沒到過天安門廣場就等于沒來過北京一樣,來到伊斯坦布爾坐游輪游覽博斯普魯斯海峽,重要性等同于到北京參觀天安門廣場,是一個不可錯過的項目。博斯普魯斯之名起源于一個古希臘神話。

博斯普魯斯海峽長32公里,最窄處只有800米,南面和馬爾馬拉海相連,穿過達達尼爾海峽通向藍色的愛琴海; 向北面則通向黑海,它是歐亞大陸的天然分界線,又是東西方文化的分水嶺,同時還是伊斯蘭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結合點,既是南北海道的必經之路,也是東西方陸地的十字路口。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,從古希臘時代起,這條狹長的海峽就一直是世界上最有戰略價值的水道之一,被無數帝王所覬覦。誰占據了博斯普魯斯海峽,誰就是歐亞通道的主人。歷史上因為這條海峽燃起過無數次的戰火,也一直在不斷地改變著伊斯坦布爾的命運。因為海峽獨一無二的戰略價值,1936年蒙特勒國際公約宣稱,海峽為國際海道,土耳其只能對懸掛本國國旗的船只行使警察權。現在每年通過海峽的國外船只已經超過了五萬艘。海峽在給伊斯坦布爾帶來經濟利益和政治影響力的同時,也給城市帶來了巨大的風險、1979年羅馬尼亞的油輪和希臘輪船相撞,九萬噸的石油在海峽上燃燒,整個城市的夜空都是一片火光。